新闻动态
“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 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在深圳大学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2日,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指导,深圳市版权协会、深圳大学法学院、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及深圳大学志愿法律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圆满举行。
活动以“专业赋能+公益实践”为核心理念,整合深圳市版权协会的专业资源与深圳大学志愿法律服务中心的学生团队优势。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与音乐产业的深度融合,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版权保护意识与实务能力,促进行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储备,助力深圳市版权行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局领导于波,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朱严政,深圳市版权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彦、深圳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济霖,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党委副书记汪瑜、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一鸣,上海和基(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深圳大学志愿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阳出席活动,深圳大学师生代表等共70余人参加活动。
深化校政协联动,赋能版权保护实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局领导于波同志作开场致辞,他表示南山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工作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部署、辖区企业的创新活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并特别强调深圳大学扎根南山培养逾30万创新创业人才,为特区发展、湾区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他强调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旨在关注知识产权如何帮助创作者将他们的艺术、音乐和作品推向世界促进发展,我们要以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和更开放的创新思维,携手并肩,为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深圳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济霖同志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大学志愿法律服务中心的主旨是构建起覆盖师生权益保障、社区普法援助、特殊群体维权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林书记强调,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法律挑战,深大学子应主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法治思维融入创新创业全过程,争做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践行者。
市版权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彦同志在致辞中呼吁,站在人工智能重塑创作范式的转折点,创作者需佩戴版权护甲,第一时间完成作品确权登记;传播者当建立过滤声卡,用专业技术构建版权防火墙;使用者需培养付费观念,让尊重创作成为本能习惯。
专家分享+技术演示,多维护航原创价值
在专家分享环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朱严政同志以《知识产权与音乐:集体管理的制度实践》为主题,结合20年从业经验及典型案例,系统解析知识产权对于音乐的作用和价值,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成效。
市版权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彦同志则围绕《作品使用中的版权问题》,通过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法律风险解析与案例互动,为师生提供版权保护的实用指南。
活动现场,市版权协会秘书长罗凌同志为深大学子作“原创作品数字备案平台”演示,直观展现数字作品确权的全流程,用技术快速为原创作品穿上‘铁布衫’。
本次活动提升了深圳大学师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与保护能力,更通过数字备案平台的推广,为他们的原创作品提供了技术保障。深圳市版权协会与深圳大学志愿法律服务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将深化人才培养、实务培训及公益普法等领域的协作,推动知识产权在校园中的普及与深耕,为深圳市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