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方“开麦”!深圳这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只为……
9月27日,由深圳晚报社主办,深圳市专利协会、深圳市版权协会、深圳市商标协会协办的2025深圳“知产新青年”开放麦大赛初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专场)顺利举行。
大赛以“知产同行 共筑未来”为主题,以开放麦形式,为选手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观点的平台。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以各种形式讲述自己的知识产权故事。
【选手用不同形式探讨知识产权】
据了解,2025深圳“知产新青年”开放麦大赛自8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多所高校学生报名。初赛首场活动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多位选手参加了该场活动。
当天的初赛上,选手们围绕知识产权主题,结合生活实例、科技创新、文化创作等角度,以脱口秀、情景讲述、案例分享等多元形式展开演讲。比赛中,选手们不仅展现了出色的表达能力,也以真实案例引发观众共鸣。
4号选手吴佳宝是一名万粉博主,她从自身“自我抄袭”的陷阱出发,分享作为成长博主使用旧素材最终被平台限流的真实故事,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是创新,而不是重复”,呼吁青年不断“更新”自我,拒绝创作躺平。
AI工具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是多位选手关注的焦点。5号选手刘思哲分享了在小组作业中误用AI生成问卷、险些构成侵权的经历;而6号选手、大一学生陈桂如则回顾了自己在征文比赛中滥用AI写作被老师指正的过程,反思“AI是助手还是替身?”。两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AI辅助创作所面临的知识产权归属与原创性挑战等问题,强调青年一代在使用新技术的同时,必须树立清晰的知识产权意识、厘清创作边界,并在法律、伦理与个人思考之间寻求平衡。
【评委多维度考量“知识产权”】
初赛采用10分制评分标准,评委从知识产权主题契合度、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现场感染力等多个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分。
评委代表、深圳市版权协会秘书长罗凌评价道:“选手的表现令人惊喜,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新青年一代对于知识产权的热爱。这一类的赛事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我一直认为知识产权的发展未来一定是在于青年,提升青少年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龙岗区文化馆演讲培训特聘讲师黄菲菲在听取了选手们的分享后,则从表达与传播角度给予了肯定以及建议。她建议道,同学们在后续的演讲活动中可以注重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管理,这些可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从而让知识产权的内容更具温度,真正引发听众的共鸣。
【线上线下创新开展知识产权宣教】
活动主办方介绍,2025深圳“知产新青年”开放麦大赛采用“畅所欲言线上开麦+层层进阶线下开麦”的双通道模式。线上通道,通过小红书平台发起话题讨论,参赛者可通过图文笔记、视频笔记等形式发布原创观点,内容围绕“知识产权”展开讨论;线下通道,则采用“线上海选-线下开麦-企业研学-开麦展演”四阶晋级制。
除了当天开展的首场活动,后续初赛还将走进其他学校站点开展专场活动。
初赛晋级的选手也将进入企业研学,深入相关企业与机构实地走访,通过采风积累文本、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知识产权主题创作。决赛阶段,选手将以“创作+阐述”的方式再次登台开麦,分享自己的观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c7ZTBMAxhuWhyVKakS8jg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许颖曈/文图
编辑 | 陆楚一
审读 | 杨永坚
二审 | 潘韵琪